同理心不是靠口號及獎勵建立的|Rita Ching|ohmykids

收到家長報喜,教室的學生轉了合適的學校,上學比以前開心,且認識了新朋友。

這位新朋友因暫時不良於行,在沒人指示下,學生每天主動地照顧這位新朋友,也從沒向其家長提及,只是默默地做自己覺得應該及喜歡的事。

某天家長日,新朋友的家長在眾裏尋找學生的家長說要親身道謝。感謝家長將孩子的同理心歸因於「正向教育」(建基於科研為証的正向心理學的教育模式)。的確教室的學生們很有愛,除了吵閙,他們常互相鼓勵、分享,哭時也互相安慰,我們也以學生的美行為樂。

要鼓勵、培養這美德,最奏效的方法,不是像圖中新朋友家長的建議-獎勵學生,那海豚式的獎勵很容易誤導孩子,養成只為獎勵、讚美,而做大人喜歡的事,沒有獎勵、讚美,便沒有動力做應做的事。要將孩子的美德內化為習慣,更理想的方法是表達對孩子這美行的欣賞及仔細解釋欣賞的原因,例如她的主動、細心觀察、照顧心思等,溝通過程中可細問孩子的經歷、感受、心情等,這有助建立她的正面情緒、正面專注、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開心的親子關係。

但要建立孩子的同理心,更需要在大環境下培養相關文化,這不單是口號式的關愛,還要在日常生活以身教表現平等的、公平的關愛,不論其背景、樣貌、成績、個性等,也不要厚此薄彼及偏愛。環顧現今不少學校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口號,宣揚美德,可是筆者在這些學校中絲毫感受不到那宣揚中的文化,充斥著的反而是「挑機」、欺凌、抑壓、埋怨的文化。

說實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多重視、鼓勵及培養孩子的美德?還是每天張口閉口只比較、表揚、關心孩子/學生的成績,給他們成績便是王道的世界?

其實孩子的同理心原是人與生俱來的美德,但放眼每天站立在擠迫車廂的長者、孕婦及殘障人士,這美行縱使在今天的成人世界也不是必然。

西方常言道: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最新文章

社交情緒家長教育

[社交情緒家長教育] 「我們父母上班,平日是不能參加學校任何的家長講座。而今年學校安排晚上ZOOM,讓更多家長可以參與學校的家長講座,覺得內容很有用,能實踐」 「多謝你呢一年與我地屋企同行,XX的成長真的很感恩遇到老師你」 「工作坊幫助我先學習了解自己,察覺孩子情況及如何適當處理,也欣賞提供不同的方式及意見讓爸媽在家實踐」 「啟發到作為家長管教孩子也要控制好情緒」

閱讀更多 »

疫下有「情」 — 從轉變中學適應

[疫下有「情」 — 從轉變中學適應],正正是這幾年疫情下每個人經歷著、學習中。 感謝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的邀請,以上述主題與其學生家長分享如何以成長思維面對轉變;繼而讓其學生與家長一起製作安靜瓶,以舒緩疫下及日常生活中的紛亂情緒。 喜見參加者也積極投入參與,並帶著笑臉離開。

閱讀更多 »

「挑戰失敗日」全校治動

「挑戰失敗日」 感謝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的信任及校長老師們的大力支持,令上周一連兩天舉行的全校「挑戰失敗日」,在一遍歡樂、鼓舞、感動下完滿結束。 學生們在兩天的活動中首先學會了腦袋是可以「成長」的,及學習如何面對「失敗」的心情😵‍;然後親身經歷兩天的個人、小組及班別挑戰‍️‍,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努力及進步;並從電影欣賞及嘉賓香港女飛人梁筠宜的分享及互動中,明白未成功只是「暫時未」、「有一種成功是繼續努力」。 大家除了對是次活動的口號琅琅上口,還在活動中充分以行動體驗出口號的精神: #失敗喇

閱讀更多 »
en_GBEnglish (UK)
zh_HK香港中文 en_GBEnglish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