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情緒比嬴在起跑線重要 | Rita Ching | ohmykids

每年開學後便會陸續收到家長的救助電話,因子女未能適應學校生活及/或功課壓力,而情緒不穩,特別是剛從幼兒園的愉快學習生活,晉升到講求紀律、效率的小學生活。

曾有家長在開學不久,帶著剛入讀小一,尚未懂理解及表達自己情緒的孩子到教室尋求協助。因孩子在入學後漸漸變得神經兮兮、動輒嚎啕大哭、扯頭髮、畫作變成漆黑、發惡夢等。其實是孩子因為看不到黑板、不能在指定時間抄功課表或完成老師的指定事務、不懂求助、未習慣長時間專注而動也不能動的上課模式、害怕被老師責罰等適應問題,導致自己不能控制的反應。我們除了與家長一起努力協助他適應新的學習生活,花了更多的時間教導孩子如何執拾書包、將書簿、未做的及已做的功課分類、閱讀及按手冊指示處理功課、理解功課紙的問題,甚至如何把完成了的功課順利找出及壯起膽子交到行/班長或老師手上,否則問題只會一直蔓延下去。

我們很多學生縱使慢慢適應下來,隨著課程節奏日漸緊湊、功課漸增,默書、測驗及考試接踵而來,每到測驗及考試的緊張關位,身體便會出現自然訊號反映內在情緒,例如掌心冒汗、胃痛、坐立不安、神不守舍等。日子久了,壓力被積壓下來,更有學生每逢考試便發高燒,最終大考前夕要在醫院渡過。

根據多個研究,當中包括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在2015年公布的結果,指出學生社交和情緒能力與學業成績直接掛鈎。正面情緒及抗逆力需要愈早培養愈好,而不是「贏在起跑線」。相信經過考試洗禮的人也明白無論書本讀得如何滾瓜爛熟,一緊張便甚麼也想不到、答不出,所以與其盲目地操練,不如先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及面對逆境的能力。情緒處理得宜,才能專心、有效率地學習。

其實要處理小朋友的情緒,首先要處理的是成年人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擔憂、緊張、恐懼等情緒,絕不會因成年人的過份關心或緊張的反應而舒緩。我們曾有一位小一的學生從他口裏形容為「黑店」的補習社轉過來,他說:「那裏的人都不會笑,全黑著臉,跟四周白濛濛的牆壁一樣冰冷」,故此只上了一天便被嚇跑了。所以家長每個微小的反應,對子女特別是年幼的也有深遠影響。

家長不妨留意當孩子面對困難及擔心時,自己的語言和非語言的反應是甚麼?

你的反應是否有助孩子正確地面對,還是反過來會增加他的焦慮、緊張或恐懼等?

溫馨提示,在子女情緒不穩時,家長最重要是提醒自己放鬆崩緊的面部表情及肢體動作,不要過份緊張(或冷漠)地回應,而是以陪伴或同行者身份,冷靜地梳理及回應子女情緒背後的問題。如你以情緒回應問題,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漸漸建立同樣的習慣,將來亦會以情緒處理問題。有時只是一個簡單擁抱,一、兩句簡單的鼓勵及諒解說話,已可為子女增加力量,迎難而上,更勇於接受挑戰。

管好情緒比嬴在起跑線重要 | Rita Ching | ohmykids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最新文章

社交情緒家長教育

[社交情緒家長教育] 「我們父母上班,平日是不能參加學校任何的家長講座。而今年學校安排晚上ZOOM,讓更多家長可以參與學校的家長講座,覺得內容很有用,能實踐」 「多謝你呢一年與我地屋企同行,XX的成長真的很感恩遇到老師你」 「工作坊幫助我先學習了解自己,察覺孩子情況及如何適當處理,也欣賞提供不同的方式及意見讓爸媽在家實踐」 「啟發到作為家長管教孩子也要控制好情緒」

閱讀更多 »

疫下有「情」 — 從轉變中學適應

[疫下有「情」 — 從轉變中學適應],正正是這幾年疫情下每個人經歷著、學習中。 感謝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的邀請,以上述主題與其學生家長分享如何以成長思維面對轉變;繼而讓其學生與家長一起製作安靜瓶,以舒緩疫下及日常生活中的紛亂情緒。 喜見參加者也積極投入參與,並帶著笑臉離開。

閱讀更多 »

「挑戰失敗日」全校治動

「挑戰失敗日」 感謝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的信任及校長老師們的大力支持,令上周一連兩天舉行的全校「挑戰失敗日」,在一遍歡樂、鼓舞、感動下完滿結束。 學生們在兩天的活動中首先學會了腦袋是可以「成長」的,及學習如何面對「失敗」的心情😵‍;然後親身經歷兩天的個人、小組及班別挑戰‍️‍,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努力及進步;並從電影欣賞及嘉賓香港女飛人梁筠宜的分享及互動中,明白未成功只是「暫時未」、「有一種成功是繼續努力」。 大家除了對是次活動的口號琅琅上口,還在活動中充分以行動體驗出口號的精神: #失敗喇

閱讀更多 »
zh_HK香港中文
en_GBEnglish (UK) zh_HK香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