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不等於放縱,自由前先自律!

不少第一次探訪教室的訪客,對學生的評語均是「十分活潑」。教室家長們也坦言,起初擔心我們是「無王管」,幸好日子久了會發現或從學校老師口中得知孩子的自理、自覺、獨立能力大大改善。 跟其他學習地方,我們的確給予學生較多自由,但自由不等於放縱,享受自由前先學自律,權與責的平衡! 學生最喜歡教室的小息時間,但享受小息的前設是先自定界線及罰則,失控過界便要承擔受罰。不論年紀,每天離開前要清理自己坐位,弄污地方當然更要清理。 縱使是派對抽獎,為免小孩子不懂珍惜,甚至埋怨抽不到心頭好,會先說明權利和義務,禮物不是從天而降,抽獎有幸有不幸,如果不感恩、怕失望,孩子有選擇不參加的自由,一旦參加,就不應有怨言。基於這種種約法三章,學生們也願意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只有放手而不放縱,孩子才有自學自律的機會;只有培養孩子的自學興趣,孩子才有興趣學習。 孩子們:「爸爸媽媽,我們不是長不大,只是要點時間及空間。」家長們請也給我們時間及空間,喚醒孩子們被壓住的學習興趣。 註:圖中小一生掉下小食,不用提示,便第一時間拿工具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