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背後的人 | Rita Ching |ohmykids

有小蜜蜂在餐廳一角飛過,有幼兒看見便驚慌尖叫,家長亦緊張起來,大叫趕走甚至殺死那蜜蜂。這場面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已司空見慣,相信家長趕走蜜蜂的反應已被視為是正常不過。這跟早前疾呼排斥群育學校的人士的心態不是一樣嗎? 若家長每見蜜蜂或危機的反應比孩子還要緊張,那孩子豈不大驚小怪,豈有勇氣及承擔去面對及解決困難。要培養孩子,為什麼不藉此教孩子好好認清事實、明辨好壞,及如何面對或保護自己等? 如果每名成功人士,背後總有一名女士;那每名壞孩子,背後也有最少一名(教壞他的)成年人。 剛踏入社福界時,為機構創辦了一個專為初中基層學生而設的領袖訓練計劃,參加者可以在整個中學生涯中獲得持續支援。當時不少教育、社福界人士跟這個初入行,還未懂固有標籤的我說:「一級學校不喜歡其學生跟三級學生混, 怕學生學壞及被負面標籤」等等,對於這些專業人士把學生分等級,違反教育或服務理念的思維,令我這個外行人大惑不解。 而參加者的篩選也幾經辛苦才可力排眾議,不以優異成績等同領袖的標準作考慮條件。可惜無論怎樣也改不了學校行政,往往只有被老師挑選的學生才獲得通知機會,而不是讓任何有心改變自己的學生自由報名。 尚幸這些年來不理反對,堅持招生不理學校級別、成績,在這七年中見証不同學生的成長。很欣慰是名校書呆子被BAND 3生的真我個性、活潑感染變得開朗;後者也被前者的積極感染,有所進步;不論學校級別,也有機霸、宅男宅女、學習、情緒及社交障礙的學生,經過成長中的跌撞變得成熟、樂於助人、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 這些學生讓我有衝動去辦自己理想中的教育,在深水埗成立了社企。社企的目的是收取有能力者的學費,以補助基層學童的免費服務。的確有不少人家長因為深水埗的環境而卻步,亦有不少人問,基層學生會否被負面標籤。我可以很有信心告訴成年人,在小朋友的世界原沒有標籤,真正要培養同理心、明辨是非、解難和社交能力、面對挑戰的勇氣及視野等,不是靠書本上的文字,而是多元化的親身體驗和經歷。教室裏不單有貧有富、有男有女、有中、小學不同年級、不同學校級別、不同能力及學習障礙的學生,更有少數族裔學生,他們可以不分國藉、年齡、性別、能力混成一片,我經常被他們的互動行為感動。 有時少數族裔教別人英文,別人教他們中文;有時高年級主動教低年級、低年級會給予高年級鼓勵。上述的過氣機霸、宅男宅女有些已成為教室的導師,勸勉新晉的少年機霸。當然小朋友也有吵咀、任性的時刻,但他們的情緒、品行問題大多跟其背景、能力無關,反而受家長、老師的一言一行影響更大。 陪伴這些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讓我更相信人性本善,沒有天生的壞孩子,每個壞行為背後總有原因驅使。曾跟這些不同學校級別的學生做了非科學化的調查,了解他們對成年人的看法: 「重錢重利」 「攻心計」 「輕佻自大」 「勢利眼」 「雙重標準」 「總以為自己永遠是對」 「成年人會口不對心,十分虛偽。表面對人十分恭敬,但暗地裡就不斷談論他人是非,即是名符其實的雙面人」 「啲大人成日問你咁樣做有咩用,其實有啲嘢唔一定係物質上可量度價值嘅,先叫有用,好似快樂係情感上嘅價值,我無辦法量度但唔代表無用」 「我好怕成個腦淨係諗住點樣做先對自己有利嘅大人, 好恐怖!佢哋好可憐 !只係知道錢 ,忘記自己個心係餓緊」 。。。。 難怪接觸的鎅手、抑鬱、反叛等學生,大多是被成年人的否定、不信任,推向死胡同、放棄自己,甚至有尋死傾向的學生也拒絕向家長、老師求助。 要學生不學壞,不是要製造無菌世界,或保護衣包圍他們,只要有愛心、有值得他們尊重、信賴,有德行的人在旁給他們堅定的支柱,包保魔鬼在旁也不為所動。 壞孩子背後的人 | Rita Ching |ohmykids

全人式的親子概念

感謝幾位幼兒組的家長,認同教室這套全人式親子概念! 「小朋友野有堂上,fb又有好多文章follow, 但家長點樣發現自己和小朋友之間的linkage,同家長自己個人係點樣而影響子女的反思是坊間少有,而今次課堂便有了」 很喜歡這類人性化的交流!幾位家長們來自港九新界不同地區,由陌生變成朋友,見証的不止是親子關係的改變,是家長自己生命的改變! 「由唔知幾時開始,識朋友都自動加保鮮紙,再加密實袋,將自己層層包住以保護自己,今次個工作坊可以比機會我除左d自動防禦措施,好開心認識到你地,大家都唔介意分享,多謝大家! 感恩事每天都有,而且會越來越多💪💪」 從商業角度, 零散化工作坊可以吸引及遷就更多家長參加,但若只為家長灌輸片面的技巧,以便調較小朋友跟隨主流方向走,而家長未有空間反思自己的角色及對小朋友的期望,忽略了小朋友的獨特性,那我們可能會成為扼殺小朋友生命自主發揮的幫兇!家長也需要懂得開心、釋出憂慮,才可以有勇氣活出自己,不盲目跟隨主流走,培養出有生活力及抗逆力的孩子! 希望全人式的親子概念可以得到更多家長的認同! 新一期工作坊要待暑假後了,內容請閱此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anbhk/posts/815368671943152

沒有天生的壞孩子 卻有偽善的教育界中人|程沛玉|HK01博評

教室校長的最新文章! 「教壞學生的從來不是壞學生,是「誤入歧途」的教育工作者、家長及成年人。」 「痛心對教育政策有話語權的人,以無限想像為群育學生貼上負面標籤….. …..辦自己理想中的教育,在深水埗成立了社企。社企的目的,是收取有能力者的學費,以補助基層學童的免費服務。的確有不少家長因為深水埗的環境而卻步,亦有不少人問,基層學生會否被標籤。我可以很有信心告訴成年人,在小朋友的世界原沒有標籤,真正要培養同理心、明辨是非、解難和社交能力、面對挑戰的勇氣及視野等,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多元化的親身體驗和經歷。 教室裏不單有貧有富、有男有女、有中小學不同年級、不同學校級別、不同能力及學習障礙的學生,更有少數族裔學生;他們可以不分國籍、年齡、性別、能力,卻能混成一片;我就經常被他們的互動行為所感動。….. 要學生不學壞,不是要製造無菌世界或保護衣包圍他們,只要有愛心、有值得他們尊重和信賴,有德行的人在旁,包保魔鬼在旁也不為所動。在學生壓力及自殺危機日重的今天,那些手握權力的偽善教育工作者,懇請你從學生為你反照的鏡中,看清自己的醜陋,回頭是岸,不要再殘害下一代。」 閱讀全文: 沒有天生的壞孩子 卻有偽善的教育界中人|程沛玉|01博評

進步比高分重要

進步比高分重要, 是教室對每位學生的期望 很欣賞導師為一位讀障學生溫習默書後, 為他由平日過目即忘, 進步至有5個生字的記憶感到振奮不已. 很感恩教室有很有愛的導師, 縱使教學習有障礙的學生, 需要花特別多心力、耐性, 收獲往往不成正比, 仍沒有卻步, 反而更進取. 當有權、有勢、有影響力的教育工作者, 也公開對學習障礙的學生, 貼上自己無限想像的負面標籤, 這個社會需要有更多有愛、有教無類的教者, 為無權、無勢、無反抗能力的學生捍衛他們公平學習的權利、捍衛教育的真意!

【家長講座】心義行服務社

親職是一種福氣,是一生一世的修煉,是上天透過孩子的反照,給父母作最好的人生修煉! 感動收到早前完成「正向親子」課程的家長,分享其情緒修煉的頓悟,能與兒子同行: 「早兩日我同兒子口角,佢話好嬲,唔開心。我話我係你都會唔開心,我都比你激到彈起,我十級唔開心,但我會接受呢個唔開心既感覺,亦會接受你激我,因為你係我個仔,會慢慢教好你,唔開心就比自己唔開心一陣好啦!大家要一齊努力,跟住就會好開心,講完佢又好似明喎!」 感恩參加今天「心義行服務社」講座的家長表示: 「重新思考-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學習尊重他,他其實不是「我的」孩子,是有獨立思考的個體。😁」 「當中給我最大的反省是我現在做的是否在成就著我對他們未來的期望。」 大部分家長與孩子參加各式各樣的技巧班,希望改變孩子,讓他們的人生發展,更貼合家長的期望,相信這便是給孩子最好的。可惜教室所做的一切都不符合這主流期望,我們的活動只希望家長及孩子在自己層面反思及改變,透過互相反照、鼓勵、啟發,做對方的同行者,然後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找到自己最美好的人生,成為兩個發揮得更淋漓盡致的獨立個體。 期望以上的家長及新一班幼兒組的課程的家長,也為自己找到更大的福氣。 感謝 Venue.HK – 吉場 及瑪利亞書院分別幫忙覓得及借出地方,讓幼兒組的家長得以在教室的繁忙時間進行工作坊。

《得閒去飲茶》探訪教室

「昭悅教室」的校長Rita認同教育可改變貧窮….,但教育不應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工具,把人塑造並套於某種職業,而是教人如何令生命發揮得最好,當每個人知道自己的興趣和目標所在,就會化為一種動力。若每個人都可以發掘到不同的興趣,並在自己的崗位上得以發揮,便可反過來帶動經濟發展。   Rita為教室取名「昭悅」,除了與「超越」同音外,亦有彰顯喜悅之意。她不是一般的補習社,而是一間實踐「正向教育」的社會企業。   多謝得閒飲茶的創辦人 Alan To 及義工/作者Rosita Leung為出我們的理念!

我要放暑假 YAY!!!!

去年教室的暑期託管班, 見証了小朋友自理、品格、信心、待人接物等正面發展, 也多謝有線的小事大意義為小朋友的成長留下美好回憶. https://www.facebook.com/cablewish/videos/958333890890405/ 之後收到了不少家長的肯定, 有小朋友從此愛上家務, 有脾氣改善了、愛講道理了、說話、做事更有條理…… 教室今年再接再厲, 繼續為小朋友設計一系列身、心靈全人發展的多元化活動, 以培養良好品格、習慣、態度. 打好「做人」的基礎! 今年特別增設「小腦袋. 大計劃」, 讓小朋友在一整個暑假中, 學習自己決定自己做,自己責任自己負, 由構思、籌劃到實踐,可以天馬行空(例如籌款服務社群,表演、帶爸爸媽媽去旅行等),以培養自信、自理、創意、分析、解難、獨立思考、社交及合作能力, 希望有機會走出課室, 讓家長也可見証孩子的成果 ********************************** 我要放暑假 YAY!!!! – 暑期託管班2016 日期: 7月18至8月26日, 逢星期一至五 時間: 早上10時至下午5時 對象: 將升小二至小六的小學生 *名額有限, 報名從速!預留部份名額免費或減費予有經濟困難的學童, 全額學費等同資助有關服務! 報名及查詢, 請致電教室2873 1168

正向教育激發子女潛能|東方日報

多謝東方日報今日副刋介紹教室的「正向親子工作坊」 昭悅教室創辦人及導師Rita表示:「家長有很多根深柢固的想法和管教方法,一時三刻難以改變,我們要求他們在完成每個單元後,嘗試在家中實踐,並在下次見面時分享箇中困難,讓他們作出消化及反思。」 孩子永遠是父母最佳鏡子,親子關係對父母而言,是作為人的基本修練。 閱讀報導全文: 正向教育激發子女潛能|東方日報

學生的願望

教室掛滿了小一至小五學生各式各樣的願望: 快點做完功課、考試合格、不被英文老師/工人姐姐罵、很多錢/玩具/書、賺錢養媽媽、照顧家人。。。 眾所週知,人們在快樂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時,表現是最好的。 在偷笑過後,好奇著這些貼近生活現實的願望,有多少是源自大人的期望?有多少是源自孩子自己的?孩子有多少時候是快樂地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多謝 ArtforAll HK ,讓教室盛載了學生的願望,成為了學生願望的空間,也讓學生有希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