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坊】「正向教育從語言開始」|聖公會偉倫小學

能身處翠綠環境,與老師們一起探討「正向教育從語言開始」,是一件樂事。多謝聖公會偉倫小學的邀請! #正向語言非只說正面 #讚得對比讚得多重要 #愉景灣不只有國際學校 #感恩體貼老師在冬日送上熱茶
Happy New Year

祝大、小朋友在新的一年也和喜自在 Wishing everyone a peaceful, joyful and self-fulfilling year ahead
【分享活動】「價值人生禁毒支援計劃」|香港傷健協會|樂善堂

有幸獲樂善堂邀請,上星期為其「價值人生禁毒支援計劃」到香港傷健協會分享正向人生。 任何人也可活得有價值!💪🏻💪🏻💪🏻 #樂善堂 #正向人生
【社交情緒課】肌肉放鬆練習

在社交情緒教育課中的其中一節l,我們教學生面對緊張及焦慮時,做肌肉放鬆練習。 感謝一位家長義工,將放鬆六式繪畫成精美可愛的動物圖案,既方便學生記憶,又可作填色用。 這練習是參照衛生署的網上短片「漸進式肌肉鬆弛練習」(見下連結),適合家長與小朋友每天一起做,舒緩緊張的生活及情緒。 註: 唯不認同片中將壓力比喻作「可惡的壓力怪」,壓力是身體的訊號及狀況,沒有好壊之分,好好面對身體的提示,才可讓我們活得身心健康。 #你我他課程 #社交情緒教育 #肌肉放鬆練習 #堅樂二小學
【社交情緒課】你認識自己的大腦嗎?

小一學生們已能夠說出前額葉、杏仁核。。。的功能,知道自己的情緒及專注力,與大腦的前額葉有關等。 在「你、我、他」社交情緒課程中,我們一起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及各種鍛練專注力及自我放鬆的方法。當然他們鍛練之路是漫長的!💪🏻💪🏻 #自己情緒自己控制 #你我他課程 #社交情緒 #堅樂二小學 #自己情緒自己控制 #你我他課程 #社交情緒 #堅樂二小學
【家長講座】「正向溝通。激發潛力」|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

2018-11-18 上星期有幸在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為中、小學家長分享「正向溝通。激發潛力」。感謝學校的邀請! 欣賞該校將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放入校本課程MAKER+上,讓學生掌握廿一世紀技能。有興趣了解此課程的教育界人士,可參加11 月24 日在賽馬會「不一樣教育節」舉行的〖設計思維初體驗〗工作坊。 同場亦可參加另一友好學校—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的分享,了解該校如何推展正向教育。 如家長欲認識不一樣的教育模式,誠意推薦參加「不一樣教育節」於11月24日上午舉行的家長座談會,屆時將有講者1) 美國知名教育創新家、Big Picture Learning的共同創辦人Elliot Washor先生,及2) 香港基督教救恩學校(小學部)顧問校長陳梁淑貞女士等的分享,還有11月25日的一連串親子活動。 詳情:www.ednovationfest.hk/exp-days-2018
【社交情緒課】「你、我、他課程」即將誕生

2018-11-11 🎉🎉🎉🎉籌備已久的社交情緒教育—「你、我、他課程」(暫名)即將誕生,我們與老師和義工們均忙於準備,於下周起為堅樂二小學的全級小一學生,展開為期十節的課程。 這個環繞自己及與人關係的課程,包括了社交情緒教育中的五個重要元素: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交認知、社交技巧及負責任的決定。 課程由昭悅教室設計及臨床心理學家作專業指導,精選及採用大量海外專家研發的合適教材,並加以本地化以配合本地學童的需要。 根據很多研究顯示,社交情緒教育有助建立學生的社交能力、同理心、正面情緒、行為和態度,改善學習效能,並減少將來的偏差行為。研究亦發現投資於此類課程可收回11倍的社會回報。 感謝堅樂二小學校長及老師的支持! 期望課程對學生帶來正面的影響💪🏻💪🏻💪🏻💓💓🤞🏻🤞🏻 #你我他 #社交情緒教育 #SocialEmotionalLearning
孩子活在只有「我」,沒有「我們」的世界 | Rita Ching | ohmykids

有幸於暑期間優先欣賞《非同凡響》一片,此片令我感受至深的,除了是特殊兒童的純真、照顧者的壓力,還有導演捕捉到現今教育所製造出的矛盾,那些名校生、老師和中產家長的態度、思維和嘴臉實在太神似,當中帶出了不同層面的歧視文化。 你會讓子女涉足深水埗,或讓子女接觸背景、能力等較差的人或跟對方做朋友嗎? 以前教室位於深水埗,目的為服務最有需要的一群,不時聽到有家長或其家人不希望帶子女到這「鬼地方」。 有家長分享群組訊息,指部分家長不許其子女跟能力較差,或經常被老師責備的同學交往。 有小一女孩在學校被欺凌,被取笑生得醜、生得蠢,可是在我們眼中她真的一點也不醜、不蠢,只是缺乏支持及鼓勵她的人。另有學生被排擠的原因之一,是經常被老師當眾指罵他的能力、成績等,間接鼓勵同學歧視他;甚至有接觸過的小學生被老師帶頭欺凌,最終因抵不住壓力而退學。 以上所舉的當然只是個別例子。唯曾跟接觸過的中、小學生作非正式的統計,約九成學生曾在學校親身經歷、目睹或參與欺凌,校園欺凌的普遍性已是不爭的事實。欺凌源自學生欠缺同理心,歧視別人那怕只是一點的不同,但其實學校只是社會的縮影,孩子是我們的鏡子,我們是否早已不自覺地在生活中教育下一代「歧視」呢? 這種「歧視教育」讓孩子活在只有「我」,而沒有「我們」的世界、讓孩子變得自我中心,影響社交、自控等能力的發展;沒有同理心的孩子,也不可能學會孝順、尊重、體察及理解父母。 曾有不少人問在教室免交學費的學生會否受歧視。在教室的學生根本不知、無需知、亦不理會那位學生有沒有交學費,在孩子世界原沒有歧視。只要我們以一視同仁的態度,以身示範如何以包融、同理心待人,學生們從不管對方的背景,反而習慣爭著把自己有的食物、文具、喜樂分享。(還記得有位小一男生在放學途中,摘下花朵送給教室每位女孩!) 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除了不要將孩子保護在溫室中,多讓他們接觸不同層面的人和事、擴闊他們的視野,還可透過故事、電影、生活事例學會代入不同人物、角度思考和分析,更可藉此鍛鍊他們的分析力、表達力和批判性思考;當然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身教。趁《非同凡響》還在上映,誠意推薦家長帶子女一同觀看,然後一起代入不同角度討論,以助他們培養「我們」的世界觀。 孩子活在只有「我」,沒有「我們」的世界 | Rita Ching | ohmykids
【家長講座及工作坊】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

2018-11-4 有幸自去年起與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合作,見証學校的正面及關愛文化一點一滴地滋長,不單感染了學生、還有家長及老師的轉變。 很開心這個學年再度合作,為其家長及老師分享。難得在平日下午舉行的小一學生家長講座,也有逾九成家長出席,且反應積極,講座後也收到家長分享在親子關係及情緒控制上的反思。 而平日忙碌的老師則在工作坊中充充電,並一同練習減壓技巧,既可幫助自己,又可幫助學生,一舉兩得。相信透過家校合作,他們的學生是最大的得益者。 #李金小學 #家校合作 #齊來減壓
《非同凡響》帶出不同層面的歧視文化|程沛玉|HK01親子

你會讓子女涉足深水埗,或讓子女接觸背景、能力等較差的人或跟對方做朋友嗎? 我們是否早已不自覺地在生活中教育下一代「歧視」呢? 這種「歧視教育」讓孩子活在只有「我」,而沒有「我們」的世界、讓孩子變得自我中心,影響社交、自控等能力的發展;沒有同理心的孩子,也不可能學會孝順、尊重、體察及理解父母。 誠意推薦家長帶子女一同觀看《 非同凡響 Distinction 》,然後一起代入不同角度討論,以助他們培養「我們」的世界觀。 閱讀全文:HK01 : 非同凡響-帶出不同層面的歧視文化-程沛玉 #同理心 #歧視 #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