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假期|Rita Ching |ohmykids

請猜猜這是什麼年級的工作紙 曾經聖誕假是學生們的悠長假期,可是教室學生的聖誕假一點也不悠閒,他們均忙於做功課及準備考試。 不要小看他們的功課,請猜猜圖中的習作是什麼年級的假期功課! 驟眼看是環保議題,以為是拿錯中學生的通識科習作,想也想不到是小一的常識科工作紙!!!!!!!!! OMG!!! 小一的她那知道什麼是噸、什麼是萬、什麼是環團、什麼是呼籲、什麼是%!!!!! 老師呀老師,你是否弄錯班級呀? 小一生連自己的衣服也弄不清,那懂什麼舊衣回收? 那是什麼常識呀! 為什麼連收拾書包的正常能力也未掌握得好,便要學習非常理的常識!!!!! 可憐的她完成這份「非常識」及一大堆功課後,還要溫習考試,據知其中一科要考50字作文!!!!! OMG!!! 她連題目也未完全理解,造句仍有困難,便要考50字作文,叫她如何未學行先學走!!!! 望望坐在她對面,就讀另一小學的小一生,她正在做150字的周記!!!!! 以此推斷,考50字作文實熟常態!!! 曾聽說馬戲團的小象,自小會被鐵鏈困綁著,免牠走掉。小象每次只走遠一點便被拉回來,愈掙扎便愈痛,慢慢習慣下來,便不想走,縱使長大了那條鍊早已綁不了牠,牠也不會嘗試掙扎。 難怪早前有電視節目訪問一位小學生說幾多功課都可以接受,我絕對相信她是發自內心的話。 閱讀原文: 逝去的假期|Rita Ching |ohmykids

蠱惑的工作紙

老師呀老師,你想點呀?學生唔係你肚裏條蟲呀,指示叫人數數目,結果係圈??大學生都唔明啦,更何況小一學生!! 呢張係工作紙,反映老師教學連取材都欠理性分析能力,除非份功課係刻意測試邊個學生/家長係老師肚裏條蟲?!除非現今教育目標是教人行蠱惑或精神分裂?

Happy Boxing Day!!!

教室一向以環保及減少購買為原則,物資多為徵用及捐贈所得,這個聖誕也不例外。 多謝Tiger及其朋友捐贈書卷及文具,還有心思地在每張書卷上寫上鼓勵字句。我們已將它送給最有需要的學生。 多謝綠腳Y讓教室成為「童書入社區計劃」的一份子,送贈了很多手繪圖書,一如既往,教室歡迎任何社區學童借閱。 多謝US Consulate及Scolarlistic 送贈的書卷,讓教室添置了一批英文活動教材。 早前教室學生及一眾導師的聖誕派對,食物由家長及萬能導師們炮製,禮物是累積下來不同人士的捐贈。由於我們平常不輕易派禮物及食物,所以學生們那天都特別雀躍及盡慶! 感謝每位送贈及支持者的心意!施比受更有福,相信各位都是有福人。

環保就係咁簡單!

購買前停一停想一想, 更有效運用資源, 也是身教之一. 早前誠徵的A4盒蓋, 感謝有心朋友 Helen Lai 的送贈, 它們現已投入服務, 成為小朋友的分類好助手。 小朋友現在可以認真地學習有系統地整理自己的功課. 大大減少拿錯或遺漏功課的情況, A4盒蓋生命得以延長及提升, 又可減少堆田區的負擔, 而教室不用破財買文件夾便可達到目的, 一舉三得.

專訪昭悅教室:前教統局旗手感無力改變制度,貼錢辦補習社推正向教育 |輔仁媒體

多謝早前輔仁媒體的專訪,將教室的理念宣揚。 補充一點是教室以教人為目標,回歸教育的本質是教做人,讓人的生命得以充分發揮,而不是本末倒置。 對部分家長致歉,我們沒有提供操練式的專科拔尖補底班或周末的溫習班,那與我們的優點特質教育、全人教育及愉快學習相矛盾。 幸好現在教室的家長都支持及認同我們非一般補習的理念!

現代教育淚史|Rita Ching |ohmykids

這是教室幾位小一生的學校也採用的練習。 這麼深的功課是我們小一時的功課嗎? 你知道現在的小一生已經要連標點符號背默嗎? 知道未學乘數,數學題會變相計乘數嗎? 知道他們的數學題可以花上幾位大學生半小時才可以解答嗎? 剛從幼兒園升上,還在適應全天候式的上學生活,連執筆也未習慣、黑板上的字也未看懂、手冊功課欄也未趕及抄下、還未聽懂老師的指令、書包也未學會收拾的學生,便要應付每天十多項功課、大量抄寫、每星期默書、然後考試。 相信家長也心中有數,這種未學行,先學走的教育模式,不是小朋友自己的學習,是「家校協作」。單憑小朋友自己的能力,根本看不懂題目、看不懂手冊、做了的功課也經常因不懂找回而欠交,欠交功課後果輕則收老師電話溫馨提醒,重則記缺點、扣操行分。 對着一張張可愛臉孔,邊抄邊叫手痛,或做得太累睡著了,或做得暴躁大叫「想死」,甚至自殘,或未能跟上老師/手冊指令,影響功課、操行、成績及自信,或因默書、考試壓力而胃痛、肚痛、頭痛、緊張,誰不會心痛?相信只有掌握他們生死但「離地氣」的所謂教育專家及話事人。 不是每位家長都是「怪獸」,就是怪獸也要有怪獸工廠製造出來。面對工時特長的香港,很多雙職家長下班後已有心無力,能夠好好跟進功課,又不破壞親子關係的家長,一定是EQ特高的「超人」。如果可以選擇,家長寧願犧牲下班後的休息時間,跟孩子在功課深淵中糾纏,還是跟子女親子樂? 教室很多非怪獸家長,只求不會收到老師投訴子女欠交功課,便於願滿足。在我們讀書的年代,除非發生意外或闖下彌天大罪,才會收到老師的賜電。如果可以選擇,老師寧願浪費下課後或小息的休息時間,跟家長「打小報告」,還是跟學生「打關係」? 究竟家長、老師是怪獸,還是迫家長、老師變成怪獸的人是怪獸? 現代教育淚史|Rita Ching |ohmykids

繁重的功課壓力

這是我們幾位小一生的學校也採用的練習。 一位剛從幼兒園升上,還在適應全天候式的上學生活,連執筆也未習慣、黑板上的字也未看懂、手冊功課欄也未趕及抄下、還未聽懂老師的指令、書包也未學會收拾的學生,便要應付每天十樣功課、大量抄寫、每星期默書、然後考試。 這麼深的功課是我們小一時的功課嗎?你知道現在的小一生已經要連標點符號背默嗎?知道未學乘數,數學題會變相計乘數嗎?知道數學題可以花了幾位大學生半小時才可以解答嗎? 相信家長也心中有數,單憑小朋友自己的能力,根本看不懂題目、看不懂手冊、做了的功課也經常因不懂找而欠交,欠交功課後果輕則收老師電話溫馨提醒,重則記缺點、扣操行分。 對着一張張可愛臉孔,邊抄邊叫手痛,或做得太累睡著了,或做得暴躁大叫「想死」,甚至自殘,或未能跟上老師/手冊指令,影響功課、操行、成績及自信,或因默書、考試壓力而胃痛、肚痛、頭痛、緊張,誰不會心痛?相信只有掌握他們生死但「離了地氣」的所謂教育專家及話事人。

不做迷途羔羊的家長 |Rita Ching |ohmykids

小一生星期五的功課 創意是什麼,就是不依標準而行。不想大小一同吃苦,家長需要勇氣,不做迷途羔羊,孩子才有勇氣,不做墨守成規的人。 應TVB邀請在上周五的「星期五檔案」分享家長的憂慮。時間所限,未能說出更多實況。接觸很多家長都為子女的學業而擔心,影響自己的情緒,甚至破壞親子關係,或出現抑鬱。同樣地接觸很多大、中、小學生,因為學業,或父母對自己學業的期望,而感到壓力,甚至焦慮、沮喪。教育在香港是一個社會問題、公共健康問題、民生問題。 有名校中學生因追趕成績,壓力太大致嚴重8失眠,並開始抑鬱,既不敢向學校說,也不想令辛苦工作的父母擔心。 有小學生努力溫習,希望博取母親的喜愛,可惜最後事與願違,認為自己再努力也改變不了事實,便不願再努力。縱使我們多努力為他解釋,母親都只著眼孩子的成績,不理會也不相信他曾作出的努力。 只問結果,不重視過程,只能培養出「固有思維」(Fixed Mindset) 的孩子,試問他們又怎不會只重視輸羸、面子、比較。能夠視失敗為學習機會、有倒下時站起來的抗逆力,像氣球般跌得愈低、彈得愈高的反彈力,這類「增長思維」(Growth Mindset)需要從小培養。研究已証明「增長思維」不但可以培養,更與學習成績直接掛鈎。 可惜面對人人也著眼數字、金錢、成敗的社會、文化及大環境下,令人人都不得不迷失在短期勝負及目標中,遺忘了長遠的發展。不但苦了學生及家長,令下一代發展單向,缺乏創造力,最終培養出的人才也只是單向。 面對講求創新、個人化、科技化的21世紀,要有健康的經濟發展,更不可能依賴一個地區或一、兩個行業,未來需要有創造力的人帶領,未來是有創造力的人的世界。 做個有勇氣家長,重視過程,不著眼於結果、起跑線的勝負,孩子才可以培養出「增長思維」、培養出自發的學習興趣、培養出未來世紀真正所需的才能、最終嬴在人生的終點。 原文: 不做迷途羔羊的家長 |Rita Ching |ohmykids

教室校長在「星期五檔案」「新聞透視」分享

教室校長在TVB最新一節「星期五檔案」中分享,第一身接觸很多家長都為子女的學業而擔心,影響自己的情緒,甚至破壞親子關係,或出現抑鬱。同樣地接觸很多大、中、小學生,因為學業,或父母對自己學業的期望,而感到壓力,甚至焦慮、沮喪。教育在香港是一個社會問題、公共健康問題、民生問題。